中國計量網(wǎng) http://www.healthiy.com/
中國計量網(wǎng)——計量行業(yè)門戶網(wǎng)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tài)

我國大型科學儀器加速中外地學合作 (2005-05-19)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學時報 瀏覽:899
  北京二次離子探針中心高效運行獲高產。利用其產出數(shù)據(jù),中外學者2003年在國內外發(fā)表SCI論文33篇,2004年73篇,包括Nature一篇。   由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出資2600萬元,按出資比例分配機時、以共建共享方式建立的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二次離子探針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運行效率和科研成果產出率現(xiàn)均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據(jù)悉,3年來,國內外學者運用中心的二次離子探針(SHRIMP II)獲得大量數(shù)據(jù),進而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發(fā)表大量文章。2003年,相關學者在國內外發(fā)表SCI論文33篇,2004年增長到73篇,包括Nature一篇。   北京二次離子探針中心是對礦物和其它微區(qū)同位素進行分析的儀器設備,科研人員使用它研究地質年代和宇宙年代,其核心部件是世界第九臺二次離子探針。中心成立3年來,按出資份額提供各科研機構使用時間,每年機時分配為:國土資源部40%,中科院20%,各高校20%,港臺地區(qū)8%,國外12%,國內外地學界專家學者均可使用。   中心建成后,目前共有來自國土資源部、中科院、大專院校以及港臺地區(qū)的30多個單位的107名科研工作者在使用中心的SHRIMP II對自己的樣品進行分析研究。同時,一批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的學者也來此中心上機操作。該中心堅持實行每天24小時不間斷分析的高效運行機制。若按照對通用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的計算方法統(tǒng)計,中心SHRIMP II的利用率高達450%。據(jù)中心負責人劉敦一教授介紹,目前同類儀器中僅澳大利亞的兩個實驗室與中心有相近的開放程度和高效率。   在眾多成果中不乏世界一流水平成果,如該中心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合作測定并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顆老于43億年又具有37億年變質增生殼的最老鋯石,打破了國際上41億年的測試紀錄。此外,科研人員應用SHRIMP II精確定年,測出了我國大別山超高壓巖石變質演化的三個階段并獲得準確的時間,同時計算出超高壓巖石由深部返回地表的“折返速率”,這是一項突破性的進展。   面向國際開放使得該中心很快為全球同行所熟悉,被國際廣泛認同。過去是西方人拿著新技術和經(jīng)費到中國來做中國的地質研究,而中心開始借助SHRIMP II把研究做到了國外去。這不僅有利于我國地學家了解全球地學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周邊國家的地質、環(huán)境和資源等情況,這則涉及國家長遠戰(zhàn)略利益。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