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研發(fā)出郵票大小生物芯片 醫(yī)療診斷領域突破 (2005-01-07)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儀器信息網
瀏覽:1035
據俄羅斯《真理報》12月27日報道,俄羅斯最近研制出一種郵票大小的生物芯片,該芯片能夠識別數百個病原菌和病毒、基因突變,以及人類對某些種類癌癥的抵抗反應。該芯片連同其附屬儀器已經獲得了俄羅斯一項國家證書,由于可以大大提高實驗室醫(yī)療診斷效率,其還被稱為是醫(yī)療診斷領域一項重大突破。
俄羅斯官方認為,該芯片的研制成功樹立了俄羅斯高科技工業(yè)的國際形象。該芯片80年代開始研制,是俄羅斯科學家15年辛勤工作的成果,國際上稱之為“俄羅斯生物芯片”。其發(fā)明與已故的俄羅斯分子生物學學院主任安德瑞-米扎貝科夫(Andrei Mirzabekov)有著緊密的聯系。
生物科學博士維克多-巴斯基說,“這些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研發(fā)郵票大小的生物芯片是不可能的。而米扎貝科夫認為人可以征服‘不可能’。他認為做‘可能’的事情沒有意思,”
生物芯片的大小和工作能力與電子芯片近似。英國、南斯拉夫、前蘇聯的科學家都有研制的意向。南斯拉夫的學者們應邀到美國進行該項研究,但沒有取得任何成果。英國科學家將意向賣給了診斷儀器生產公司。該公司決定將此項目暫放,等待更好的時機。而鑒于俄羅斯找到了周期更短更有效率的成功途徑,美國提出讓米扎貝科夫領導一個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他同意了,同時他仍保留了俄羅斯的研究中心。俄羅斯專家直到2001年都同時在兩個實驗室展開工作。
生物芯片是光澤金屬板上的一個小方塊。只有郵票大小,但是可以取代整個實驗室,包括其職員、數百支試管以及幾十種各式各樣的設備。生物芯片的運行遵循分子生物學原理。亞歷山大-扎舍達特雷夫博士說,“一個機器人向金屬板上滴溶液,并探測其上分子的變化情況。這些分子既不是DNA片斷也不是某種類型的蛋白質,而是細菌、病毒、毒素等等。然后讓金屬板接受紫外線照射,滴入的液體聚合在性質相近的微細胞中。而一枚生物芯片可以承載4000個微細胞?!?
過去該實驗室一天可以制造10只芯片,自從科學家們使用機器人工作,每天的產量提高到70只,并且簡化了病原體識別過程。研究人員在受分析液體(比如一滴血)中加入熒光物質,并將這種液體涂抹在芯片上,液體中的分子開始尋找芯片上相似的分子發(fā)生聚合。熒光物質令病毒和可檢測到的基因閃光。因此通過顯微鏡進行辨別比較容易。分析圖像還可以放大和打印。閃著熒光的細胞圖片使得非常復雜的分析過程得到簡化,花費也更少。
俄羅斯科學院肺結核中心研究院已經對這種芯片做了性能測試。他們發(fā)現,在普通實驗室里可能會花費兩周到兩個月時間的診斷,病毒學家利用生物芯片只花費數小時就可以完成,辨別出包括瘟疫、霍亂、天花等某些危險疾病的病原組織。這種芯片還能迅速診斷出白血球增生現象,從而為醫(yī)生搶救病人生命提供更多機會。該芯片還可以測定捐獻的血液質量,檢測最近幾年引起全球關注的禽流感、胎兒的基因突變,確認身份以及進行各種刑事分析等。
芯片診斷比許多知名度較高、花費昂貴的方法例如生化酶鏈反應診斷要快捷一些,并且便宜很多。俄羅斯芯片的價錢只有外國產品的1/30。米扎貝科夫院士認為,連續(xù)的工業(yè)批量生產將使它更加便宜。俄羅斯生物芯片及其分析設備目前在美國、法國和朝鮮的實驗室里已投入使用。